2007年3月1日星期四 上午  10:48

 

萌生力量,真有那麼困難嗎?

 

面對多變的環境,

有時硬撐也應付得過來,

有時連續過五關斬六將也是會過,但終究體力是難以為繼.

 

所以,

盡你所能

降低,減少,淡化

你對金錢/財富/面子/權力/名位/感情/生存/功名....的要求與需求,

你將發現你的力量

將是無窮無盡,將會源源不斷.

 

  大家加油   hmy 2007/3/1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3月12日星期一 下午  2:57

 

所謂"虛懷若谷"

所謂"柔能克剛"

所謂"韜光養晦"

所謂"聲東擊西"

所謂"動如脫兔,靜如處子"

所謂"飽滿的稻穗都是低垂的"

所謂"跳更高,要更蹲下"

....這種種許久傳下來的成語/諺語/警語,

    到今日還是相當相當的有效.

 

"沉潛以對"

正是這一生的最大提悟.

 

是否

你在面對眼前外在詭譎多變的人或事或環境時,

也可以是著靜下心來,

思索清楚,

然後睿智,迅雷不及掩耳的快速行動,達成目標.

 


如果有心,用心,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3月15日星期四 上午  9:17

 

是一切萬事萬物之源

 

你的心如何

你的世界就如何

 

在起起落落的外在

  相相對對的拉鋸下

 

有時真是無法預期

        無法想像

 

這樣的考驗中

唯有

不斷的用心

不斷的修心

 

才能讓自己人格逐漸純熟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黃河善九曲而一意東流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3月2日星期五 下午  7:28

 

誰不渴望 見到光明,

誰不希望 擁抱光明,

但是

人生 不是事事如意,

人生 並非如我所想,

人生 處處會有荊棘.

 

所以試著

敞開自己的胸懷,

化逆境為積極的力量,

練就堅韌沉著的耐性,

由動入靜逐漸散發出深層與無比強大的影響力,

也終可見到你所希冀已久的曙光.

 

因為

不是完人,

所以更要學習,更要努力,更要警惕,更要督促,更要行動,

要求自己朝這目標漸漸,漸漸,漸漸的前進,

終有一天

我相信

一定會雲破天開,一定會心想事成的時刻.

 

深深祝福妳/你,

也與妳/你共勉之.....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4月25日星期三 上午  11:47

 

這年頭

大家因為

資訊取得容易

都較前人擁有更豐富的知識(是更聰明嗎?)

 

然而

處處聰明 時時精明的人生是怎樣呢

比較快樂嗎

 

有時

在工作專業努力之外

也許有些事情 有些地方 有些時間 有些對待 有些互動...

"無知"(單純)一點

反而更"智慧"些

是吧

 

所謂"大智若愚" 是這樣吧

 

人生

該發揮 該盡心的時候就認真發揮 就努力盡心

其他 就隨他去吧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1月5日星期五 上午  9:41

 

很喜歡的一句話---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人生,

有很多的選擇,也有很多的誘惑迷離,尤其是這個多元化的時代.

人生,

有很多是過眼雲煙,匆匆即逝.縱然留得住一時,也留不住長久.

 

總是,

從心底佩服那些一直堅持,一直追逐自己夢想的人,

即使遭遇什麼風風雨雨,

即使眼前沒有名利權勢,

但,始終是默默的前進,無怨又無悔.

 

人,

長大了,成熟了,是該清楚自己心裡真正所要追求的是什麼?

哪些人,哪些事,是你一生覺得重要的.

那就鎖住它,不再心猿意馬.

 

生命的價值與永恆,不正是如此嗎?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面心理學簡介   文 : 正向心理動力 - 羅苑華

 

正面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沙尼文(Martin E. Seligman)於1998年出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時正式倡議及定位的。沙尼文博士聯同其他心理學家及學者,開始有系統地勾劃正面心理學的範疇;著手發展一套有組織的正面心理學系統,並進行持續及廣泛的研究。

 

正面心理學是甚麼?是正面思考?凡事向好方面看?是尋求安寧、快樂?這些都是相關的;但只是正面心理學中的一小部份。

 

要瞭解正面心理學的精神,不得不知道心理學在上一個世紀的發展。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心理學的研究迅速增長,尤其是有關人們精神、心理、行為異常的研究。過往,我們對人的精神問題所知有限,甚至誤以為精神,行為異常﹝如精神分裂症﹞是鬼上身。時至今日,我們對於多種精神心理問題都累積了有系統的知識,例如:精神分裂症、憂鬱症、焦慮、恐懼症等。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沿用的精神病診斷及治療手冊第四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IV) (美國精神病學會, 1994) 中詳列了不同的精神心理問題的表徵,是多年的研究成果。在怎樣針對精神心理問題進行有效治療方面,我們也有一定的掌握,例如認知心理治療(Cognitive Therapy)對憂鬱症有一定的療效。但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紀心理學的使命都集中於如何「治療」人的種種心理問題與苦況,對於人應如何發展,怎樣發展與生活得好一些這些重要環節卻沒有詳細的詮釋。

 

但我們所關心的,除了是「問題」外,更希望及需要知道如何獲得更好的發展,如何生活得快樂、成功、及有意義。踏入二十一世紀,心理學重新對焦,正視人的正面發展,這正是正面心理學的範疇。

 

正面心理學的範圍廣泛。根據沙尼文的定義,在個人層面而言,正面心理學著重下列三個主要環節:

 

第一:正面情緒(Positive Emotion)的研究,例如:快感、自信、樂觀、滿足感、和平等等。能夠理解怎樣可以獲得正面情緒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幫助。

 

第二:對於能力(Abilities)、長處(Strengths)及美德(Virtues)的研究,這些能力和長處包括:良好的人際、社交能力、創造力、希望、勇氣、同情心、自制能力等等。近年流行的情緒智商、逆境智商都是這個範疇的課題。能夠瞭解如何發展這些能力,長處及美德,對個人建立正面的生活,至為重要。

 


第三:研究能夠支持和發展人的能力及長處的各種支持系統或組織包括:家庭、學校、社會文化條件、言論環境等。作為家長、老師、甚至政策制定人,都希望知道應怎樣締造有利和適切條件,培養出正面的下一代。

 


為甚麼要研究正面情緒、能力、長處、美德?這些都與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有關- 究竟甚麼是好的發展與生活? 根據沙利文博士的看法,我們可以朝向下列三個目標進發:

 

(1) 快活的人生 (Pleasant life): 能夠成功在生活中獲得各樣正面的情緒,包括快樂、自信、平靜、滿足等,便是快活的人生;故此,正面心理學其中一個重要範疇是研究各種正面情緒,透過實證研究,發展有效達至及維持正面情緒的方法。

 

(2) 美好的人生 (Good life): 除了追求快活的人生外,我們如果能夠在各種生活的重要環節上 (包括家庭、人際關係、工作、子女管教等) 運用我們個人獨特的長處 (Strengths) 和美德 (Virtues), 我們便可以達至滿足和美好的生活。可以說,建立長處 (Strengths) 和美德 (Virtues) 是達至美好生活的必要階梯。目前,沙尼文博士及其它心理學者正著手發展一套關於能力與美德詳細分類 (Values in Action Classification of Strengths) ,旨在對能力與美德作更有糸統的研究。

 

(3) 有意義的人生 (Meaningful life): 在快活的人生和美好的人生之上,我們更可以追尋有意義的人生。根據沙尼文博士的看法,能夠運用我們個人獨特的長處 (Strengths) 和美德 (Virtues) ,達至比我們個人更大的目標, 生活便更有意義。

 

除了在個人層面,在整體社會的角度,正面心理學集中研究如何建立更好的社會和公民道德。

 

筆者認為,正面心理學的研究主旨與範疇與我們希望達至的正面發展與生活息息相關;正面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與心理學一向採納的實證方法無異,都是客觀和科學化的。

 

如欲對正面心理學,特別是有關沙尼文對正面心理學的介紹有更深瞭解,請參考1998年沙尼文當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主講 www.positivepsychology.org 及參看沙尼文博士的著作「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2002。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六日

 

©2003 Positive Psychology Power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什麼是創造力?

創造力是創造的能力。然而創造是由什麼所構成,無法一言以蔽之。對某一個人而言,創造可能是指發現一個星球;對另一個人來說,就可能是彈鋼琴或打網球;對某些人則是繪一幅罕見的好圖畫,更可能只是試試新玩意兒而已。美國某份報紙就曾經有個「信不信由你」的專欄登了這樣一段文字:鐵棒一根價值美金5元,如果你把鐵棒磨成馬蹄鐵,價值就增至美金10.5元;如果你把鐵棒磨成許多鐵針,價值就變成美金3,285元,如果你把鐵棒製成手錶內的彈簧,價值就成為美金250,000元。從5元到250,000元其中得差別就是創造力。

為了便於對創造思考作研究,創造力通常被認為包含有兩種成份:流暢性彈性。流暢性指的是針對某一問題而能夠順暢地、快速地想出想出很多解決方案的能力。測量流暢性的創造力測驗中,可能就有這樣的題目-請受試者在固定

的時間內列出衣架、磚塊、或只夾的所有可能用途。

彈性通常指的是針對某一問題能發現多樣而獨特的解答能力。例如,把門柄裝置在臨近門的牆壁上而非安裝於門上,可能就是改進開門方法的一種富有彈性的解決方法。對現有的東西能發現多樣性的用途,也算是富有彈性思考的能力。例如,能夠彈性思考的人對於紙夾可能想出了夾之外的其他用法。

有人認為凡是導致新構想和新領悟的任何能力都是創造力。而有一本字典則將創造力解釋為一種過程,透過此一過程所產生的成品並非由自然演化而成,亦非經平常方法可得。總而言之,創造力是指個人能夠產生對本身具有價值的新構想和新領悟的能力。雖然同樣的構想已經被其他人所想過,或者這些構想並不被認為具有價值,但是只要人們能夠想得出來,並且也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和欲望,這樣的人仍然是具有創造性的。

.創造力的障礙:

障礙1.負面的態度:

危機這個詞是由兩個意思組合而成,一個是危險,另一個是機會.悲觀的人自然將他們的注意力轉向問題的負面,並將創造事物的精力花費在擔心可能發生的結果上.樂觀的人則會將它視為一個可以發揮創造力的機會.(障礙剋星:調整態度)

障礙2.失敗的恐懼:

失敗的恐懼是創造力的最大阻礙,雖然每個成工的創新發明者都常常失敗.加速成功常常是兩倍加速的邁向失敗,要求快速的創新發明,往往造成加速的失敗.那些把失敗當作是創造力附贈品的人,絕對有成功的機會.

心智常常被認為是一種緊急器官,這種器官唯有在大懲罰或大獎賞時才派的上用場.當所有其他的方法皆失敗時,最後只好試試思考了.不幸的,在此時情況已太過於緊急,以致於常常是太晚了.除非獎賞很豐富,使我們不在乎失敗的危險,否則,我們不會輕易冒險.這種處理方式市很合理的,然而,人們往往使用這種器官過於離譜,甚至連一點小危險都不願意冒,有時後則把危險想的太大,而避免採取創造性的行動.事實上,創造力的一個主要成分是不害怕失敗,像科學家在得到他們預期的結果前,總是經過一再的實驗和失敗.(障礙剋星:改善冒險的技巧)

障礙3.過度的壓力: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一個壓力過大的人比較難維持客觀的態度,也很難找到事情的代替方案.伴隨著強大壓力而來的,是一些諸如時間不夠,別人的要求太多與跳入陷阱的感覺.這種受挫的情緒會導致創造力低落,並且降低決策能力.(障礙剋星:有效調節壓力,就是你可以找心理顧問或朋友談一談)

障礙4.墨守成規:

雖然有些規定是絕對必要的,比如說,大家都有看到紅燈就停止的共識, 但是有些規定則須要創新,因為它們已經變成接受現狀而懶得改變的陋習.某些工作領域中的很多發明與創新,都是由別的領域的人帶進來的.為何會這樣呢?因為那些發揮創造力,突破現狀的人,並不知道所有有關的規定與限制,所以他們的創造力也因此沒有被侷限.打破規定並不是壞事情,特別是在事情開始變成每天的例行公事時,像你可以走不同的路線上班,到新的餐廳吃飯,嘗試一些新的事物,認識一些新的朋友,找一些日子去你從未去過的地方等等.(障礙剋星:打破規定)

障礙5.過度依賴邏輯:

沙克疫苗的發明者曾說:「當我從事科學工作開始,我就把自己當作是一個細菌或癌症細胞,我想像著變成細菌、癌症細胞以後的樣子。」有創造力的人常利用超越邏輯的思考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其中包括想像力、直覺、情緒以及幽默感。因此過度依賴邏輯只會扼殺了創造力,而要如何克服呢?以下有六個解決步驟:1.寫下一個妳曾用邏輯的方法試圖解決的問題。2.保持開闊的心胸,並擁有一個正面的心靈態度,閉上妳的眼睛讓妳的身體保持輕鬆的狀態,清楚的像自己陳述問題的所在。3.然後把問題轉交給妳的想像力、直覺、感受以及幽默感。發揮所有的可能性、洞察力與荒謬姓,不要評斷妳的想法,讓他們自然流露出來。4.寫下一些字句與想法,直到你逼自己想出一些額外的點子。5.持續寫下一個個的想法,至少五到十分鐘,以出清妳腦中的點子。6.重複練習這些步驟,以發覺更多想法與方向。(障礙剋星:培養內在創造力)

障礙6.認為自己沒有創意:

90﹪有關人類的腦以及創造力的知識都是在過去十年才被發現的,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腦研究所的研究指出,人類腦中的創造力是沒有極限的,其中唯一的限制是,人們的信仰系統。通常人的最大障礙是,從不去面對自己做得到或作不到的事實。(障礙剋星:相信你有創造力)

障礙7.習慣:

所謂習慣,乃是人們已學到而無須思考或決定的自動反應,習慣能使人`不餓而吃,不累而睡,不怒而嚷,不讓好意見有機會表現就將其丟置一旁。曾有人認為:「天才僅是以非習慣性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能力而已。」習慣常常已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所影響到的不只是思考和視覺而已,嗅覺、感覺、味覺和聽覺等都會受到影響。由於人們有某些思考的習慣,因為某些理由而保留下來,即使不願花時間使自己更富創造力,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習慣使然。

障礙8.時間:

沒有時間去變的更有創造力,尤其當期限已屆而且需要成果呈現十,根本很難去想到要有創造性,更探不到諾出創造思考所需要的時間來。但反過來說,有時間成為更富創造性的人,他們的時間也是從每天二十四小時中抽出來用的,而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是每個人都依樣的呢!這些人已經克服了「馬上做而不佳思考」的習慣了。

有一個樵夫正在鋸一大堆木頭,他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可能沒時間去想出更有創造性的方法來具木頭,甚至沒有時間把鋸子磨利,而鋒利的鋸子可以節省他很多鋸木頭的時間呢!很多人都像這位樵夫一樣,不願意多花些時間去加強他們的創造力或利用創造力。時間花在創造思考上會收到很多的紅利,最後甚至節省了時間。Henry Ford 曾說過:「妳想的越多,妳的時間就越多。」

障礙9.被過多的問題擊垮:

很多專業人員,在他們的工作中,可能面對著相似的「問題過多」的困境。能幹的和成功的專業人員不會就此放棄或以毫無創造性的方式來解決所有的問題,他們通常意識的或潛意識的依照優先的次序安排他們所遭遇的問題、挑戰、目標和機會,而在實際上按先後次序依次解決。通常他們甚至不會處理到無關緊要的問離,但面對最重要的問題,他們都能有效且有創造性的加以解決。因此,想要更富創造力,我們必須要辨識問題而且安排其優先次序,如此一來,始有可能富有創造性地解決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

 

障礙10.尋求立即的答案:

人們在遇到問題時往往需要立即的解答,而再想到一個解決方法後就停止了思考,而這也往往扼殺了一個人的創造力。我們都不願意忍受因得不到結果而產生的焦慮,所以一但有的問題,我們也立即的想出解決的方法,唯有在方法不奏效時,才會考慮到再試其他的方法。

障礙11.難於從事有目的的心智活動:

很多人發現用體力容易而腦力難,其實只要仔細的思考個人的目標或預算個人的財務收支,我們的生活都可以

得到改善的。但是我們通常長時間從事一種工作,而很少花時間去想。我們時常花時間來思考一個朦朧的念頭,這樣做有時候也會跑出一些有價值的念頭來。但是,即使有些念頭不錯,可是因為我們並不尋求對某一個問題的答案,所以心中並沒有產生任何領悟。我們時常把花腦筋思考和有目的、有生產力的思考相混淆。

障礙12.不能放輕鬆的嬉戲:

聽起來似乎很滑稽,我們因為害怕嬉戲而不能更富有創造力。但是,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享受生命而感到有罪惡感,以及「天將降大任於斯人,怎麼可以有嬉戲的心情」的這種感覺。

要想負有創意的解決問題,就要既能夠認真的思考一能夠放輕鬆的嬉戲。當我們設法解決問題則無法輕鬆,這可能是由於所面對的問題的嚴重性,或著當我們面對問題時所產生的不安全感使然,人們時常忽略放鬆於嬉戲乃是有創意的解決問題的一項重要過程。

障礙13.難於分辨解決方案的優劣:

要很客觀的判別某一構想優於其他構想,事實上幾乎不可能。而且對一項問題的解決方案之好壞,可能因個人的看法而有不同的意見。我們的心智常常要立即的獎勵才會採取行動,假如我們無法很清楚看出富於創意的解決方法勝過於習慣性的解決法,我們可能不會努力去動腦筋。

障礙14.怕被別人批評:

創造力常會受到別人的批評而有所妨礙,一個新構想的提出,也常會遭受別人的攻擊與批評。想出新主意的人常會遭受如下的批評:1.這個主意不是去年已經是過了嗎?2.這個主意太極端了?3.這個主意很好,但是一般人可能不容易接受。4.很高興妳還有時間浪費在這上面。5.我就是不喜歡這個構想。6.現在還不是嘗試這個主意的適當時機。7.讓別人先嘗試這個構想再說。8.讓我們先考慮一會兒吧!9.我們從來不這樣做!10.好怪的點子唷!看了這些消極的評語之後,你可能會對自己說,大部分有創意的構想都需要這一類評語,因為這樣才不至於和現實脫節。你這種想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問題在於何時以及如何提出這些評語。

要變成更富有創造力,有許多障礙必須要克服。但是要克服妨礙創造思考的所有障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障礙同時都有助於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例如,沒有一些「習慣」的行為,則簡單的事情如吃飯和談話,都得永遠重新學起。沒有對於失敗的恐懼,我們可能經常失敗;沒有自滿的心,則常會感到焦慮不安。但是,世上有才華有壯志的很多,而發明創見卻很少,這表示在我們的生活中,需要有更多的創造力,而因較少依賴習慣而行事。

三、培養你的創造力

我們從小到大被灌輸的智力觀念,都來自於傳統的智商測驗(IQ TEST)。用客觀衡量理解力、推理力和判斷力。但當代的研究顯示,這種智商觀念有顯著的缺陷。認為智力乃天注定。的確,個體在某一方面的才能多多少少是由遺傳決定,但針對兩百多份智商研究案例所做的統計學上的評論,最後認為,基因對於智商的影響絕不超過百分之四十八,其他百分之五十二來自產前照顧和生下來以後的環境與教育。

你頭腦靈光的程度,絕對超乎你的想像。請仔細思考下列特質:

你的頭腦遠比任何超級電腦都還要靈活而 且多才多藝。

你的頭腦每一秒可以學習七件事。如果你從現在開始,每分每秒學習,毫不停歇,一直到你死時,你的大腦仍然有許多空間。頭腦如果運用得當,它可以與時俱進,隨著年齡增長而進步。

你的頭腦並不只存在於你的腦袋。知名的神經學家佩特(Candice Pert)博士指出:「智能不只存在於腦袋,也存在於全身細胞中……傳統上把與腦有關的心智過程(包括情緒)與 肉體截然二分,這樣的看法早已過時。」

你的頭腦獨一無二。全球現存六十億人口,歷來有九百多億人口,在這之中沒有任何人跟你一模一樣,除非你有同卵雙胞胎手足。你的創造天賦、指紋、表達、DNA和夢境,在在前所未有,而且獨一無二。

你的頭腦能夠產生無限的神經鍵連結或思惟模式。即使我們每天失去一千個細胞,到死時,所失去的部分還不到大腦總容量的百分之一。

在《天才之書》(The Book of Genius)中,布贊和雷門.金做了一個創舉,嘗試以客觀方式評選人類史上的頂尖天才,並依名次排列。開出下列這份人類史上十大天才排行榜:

10.愛因斯坦

09.皮底亞斯(雅典城的建築師)

08.亞歷山大大帝

07.傑佛遜

06.牛頓

05.米開朗基羅

04.歌德

03.建造金字塔的人

02.莎士比亞

01.達文西

我們逐漸對於智能的多樣及大腦的能力有所了解,這才知道,我們的大賦其實遠超過自己的想像。

接下來提供六項培養創造力的原則:

好奇:對於生活充滿無窮的好奇, 終生追求,學習不懈。

實證:務求從經驗中求證知識之真偽。堅持。願意從錯誤中學習。

感受:持續精鍊感官的能力, 特別是視覺能力,以追求生動的經驗。

包容:願意擁抱曖昧、弔詭及不 確定。

全腦思考:在科學與 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以「 全腦」進行思考。

關連:能夠了解並欣賞萬事和所有現象是相互關連的。

「好奇」,亦即終生學習的追尋,乃是一切之首,因為,想知道、想學習與想成長的渴望,是知識、智慧及發現的發電廠。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好奇,奠基於一股天生的衝動,那引導你欲罷不能非要把書讀到最後一頁不可的衝動,那想要學習更多的渴望。事實上,對於某件事物的深愛,來自於對那件事物的深刻認知。偉大的心靈提出偉大的問題。從我們每天被什麼問題「佔滿心思」,可以反映出我的生活目標,也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請先花一分鐘沈思:目前,你經常運用你的好奇心嗎?運用得有效嗎?如果你多多運用好奇心,會有什麼好處?想一想,好奇心在你今天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問問自己,好奇的程度有多高。你上一次純粹為追尋真理而追求知識,是在何時? 下列幾個原則來幫助培養你的好奇心:

  1. 養成寫日記或記筆記的習慣 ,你可以用筆記本記下你的問題、觀察、洞察、笑話、夢境及沈思
  2. 自由探索
  3. 想寫就寫
  4. 無所謂完成
  5. 不下定論
  6. 能鼓勵自由自在的思考並且擴展視野。在你的記本上,試著寫下一百個你覺得重要的問題,問題可以無所不包
  7. 只要你覺得有意義就行:可以是如何存更多錢?或如何活得更有趣?到我存在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我們什麼時候感到最自在?什麼樣的人或事情或活動,最能讓我展現自然的自己?有哪些一件事是我從今天起停止不做,或開始做,或以不同方式來做之後最能增進我的生活品質?這些問題對於個人的成長和實踐都是強而有力的催化劑。

「以創意解決問題」,在大自然找到鮮明突出的比喻,是達文西最喜歡用的技巧之一。例如,他為法國國王位於布洛瓦的城保設計出壯觀的螺旋階梯,靈感來自多年前他在義大利西北部海岸撿拾的螺旋狀貝殼。他對於近似豎笛的音樂管設計,則出於對人類喉頭所做的研究。 晚近,亞歷山大.貝爾模擬耳朵的情況,於是發明了電話。在森林走一遭後,會黏住褲管的小毛球,激發了魔術氈的發明。至於易開罐的設計者,則是自問:「在大自然中,什麼東西很容易打開?」而後,腦海中閃過香蕉的畫面,因而探詢:「如何借用香蕉的例子來解決眼前的任務?」。

 

「實證」 從錯誤中學習,以經驗來證實知識的真假。

如果你有意為自己思考,並且從頭腦掙脫種種習慣和成見,那你就登上了第二項原則,實證精神,經驗是智慧的源頭。而「實證」的原則,正是幫助你充分發揮經驗的關鍵。「一個人所受的最大欺騙,來自他自己的看法,所以,我們需要逝身質疑自己的看法、假設和信念。實證精神在你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來如何更進一步強化它。衡量你自己的獨立:你是個獨立思考的人嗎?你曾經挑戰一項根深柢固的信念嗎?是在什麼時候?感覺如何? 想一想你的朋友和同事。他們決定自己信念和看法的源頭為何?你所認識的人當中,誰是最獨立、最原創的思考者?

你用什麼標準來評做資訊的可信度?你大部分的觀念都來自書本,或是受家庭的影響最大?你相信報紙或電視的程度有多高?透過反省和沈思,找出你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以及你信念與看法的基礎,看看你的信念中是否有沒經過實際驗證的。有什麼方法可以用經驗來測試信念?

「感受」著重於有個覺的方式使感觀更敏銳,精鍊感官的覺察力,是豐富經驗的不二法則。

你先做一做接下來幾題的自我評量,將能引你提升感官覺知、敏銳度和享受:

每天至少極目遠眺一次,也抬頭看天空一次。

很擅長描述場景的細節。

能清楚在腦海中描繪事物。

可以聽出樂曲的低音部和主旋律。

能聽出擴音器的音色、音量和抑揚頓挫的細微變化。

可以從朋友的味道認出他們。

可以透過味道來判斷食物或葡萄酒的好壞,十拿九穩。

可以在一道繁複的藝餚中,分辦出不同的作料和香辛料。

我欣賞食物與酒的搭配。

盡量避免匆匆忙忙吃了東西就上路。

當碰觸某人時,能夠分辨對方是全身緊繃或放鬆。

「包容」,當你喚醒好奇的能力,探索經驗的深處,並磨練感官知覺後,你就與未知面對面。在不確定的情境中保持開放----這是你釋放創造潛能力最大秘訣。而「包容」的原則,就是通往這種開放的鑰匙。

偉大的音樂家宣稱,他們的藝術,在音符與音符之間最有生氣。雕刻大師則指出,他們作品四周的空間,正是它力量的秘密。同樣的,在你有意識的努力之間的空白,是創意生活與解決問題的關鍵。這些空間,醞釀出認知、想法和感覺。

神經學家估計,一個人的無意識資料庫遠遠多過意識資料庫,比數是壓到性的一千萬比一。這個資料庫,正是你創造潛力的來源。換句話說,局部的你比你整個人聰明。所以要信賴你的本能,要培養一套準確又可信賴的內在引導系統,需要聆聽你的身體。「我的本能告訴我,事情不是這樣」、「我打骨子裡知道」、「我從心窩可以感覺它」,以及「我打內心深處知道它千真萬確」這一類的話語,都反映了直覺以身體為中心的本質。

「全腦思考」,大體而言,大腦皮質的左半邊處理邏輯、分析的思考,而石半邊則處理關於想像的、概略式的思考。藝術家達文西說,藝術和科學是不可二分的。他在<繪畫論>中告誡後輩:「凡事迷上了藝術的人,如果事先沒有研究藝術的科學面,就好比水手乘著一艘沒有舵或羅盤的船出海,根本無法確定能否抵達預定的港口。」達文西鼓吹一種縝密的態度,主張要注意細節,講求邏輯、數學,以及細密的實際分析。他也驅策學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喚醒想像力。他教給學生一招「嶄新而冒險的關念。對於激勵發明的精神極有價值」,督促學生凝視石頭、煙霧、餘燼、雲朵和泥土,在這些平淡不足奇的事物中,培養出看到「神聖風景的翻版…………及無限事物」的能力。這種指引不僅是給藝術家想像力的刺激,更是人類思想的一大演進。這是當代「腦力激盪」的源頭。

「關連」,我們藉助一個簡單的字,更有效設定並達到你的目標,使你所有的目標都很「SMART」,也就是「聰明」。

S(Specific):特定。明確界定你究竟想要達成什麼目標,連細節也要描述清楚。

M(Measurable):可衡量。決定你自已究竟要如何衡量你的進展,最重要的是,你如何得知自已已經達成目標。

A(Accountability):全權負責。百分之百投入,為達成目標全權負責。當你與團隊共同設立目標時,務必把責任的歸屬劃清楚。

R(Realistic Relevant):既確實又相關。設定有企圖心而且可以達成的目標。達文西說的:「我們不該渴求不可及的事物。」你的目標應該要切中整體目的和價值。

T(Time Line):時間表。設立達成目標的明確時間表。

超覺靜坐

 什麼是超覺靜坐

    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簡稱TM)是獨一無二的靜坐技術。根據科學研究發現, 超覺靜坐的功效是一般禪坐、氣功和瞑想法的三倍。 

   超覺靜坐可以為人帶來比睡眠更深兩倍的休息,消除壓力和焦慮,促進身心健康,激發創造力,增進記憶力,改善人際關係,使人獲得內在的喜悅與圓滿。 

   超覺靜坐風行歐美各國40餘年。全球各有500多萬人練習超覺靜坐。 4萬名專業的超覺靜坐老師分佈在全球各大城市,致力推廣這人人可學,處處可坐的寶貴技術。 

   超覺靜坐的功效受到全球 30 多國, 200 所高級研究所的實驗驗證,500 篇嚴謹的科學論文發表在著名的科學期刊上。 

   學習超覺靜坐不需要改變宗教信仰或飲食生活習慣,也不需要集中精神盤腿危坐,簡單自然的方法適合所有人,毫無危險性。 

科學研究發現超覺靜坐的效益 

心智能力方面 

提高IQ智商 

增進創造力 

擴大領悟力 

增進知覺力 

增加秩序性 

增益學業與工作表現 

身體健康方面 

降低高血壓 

防治慢性病 

減少焦慮與壓力 

消除失眠 

逆轉老化 

提供比睡眠更深的休息 

行為方面 

增進自尊心

增進與別人和睦相處的能力 

加速反應時間 

提高生產力 

改善人際關係 

提高生活及工作情趣 

減少消沈及其他精神方面的困擾 

戒煙、戒酒、戒毒 

 

如何發揮百分之百潛能 

    心理學家說,一般人只使用心智潛能的百分之十。有許多潛意識的力量尚有待開發。 

   超覺靜坐引導意識活動沈潛進入思想的精微層面,並抵達思想的源頭。這過程啟動潛意識的動力,擴大意識力的範圍,把百分百潛能充分開發出來。 

   腦波的研究顯示,在超覺靜坐的練習中,大量的阿法(α)波從大腦頂葉擴散至大腦前葉,平均分布左右腦。在二十分鐘的練習之後,這種協調的腦波會持續一段時間。恆常練習超覺靜坐者,則在日常活動中維持協調的α波,其強度與日俱增。其至在熟睡或作夢中也不喪失。(腦電波與臨床神經生理學月刊 35,一九七三,143-151)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在愉快、平靜時會出現阿法波,此時思路清晰、創造力高、記憶力強,對於知識的吸收、貯藏和回憶都有更好的表現。 

   在超覺靜坐中所體驗到的有秩序的整合大腦運作,是清晰思考與有效行動的基礎。隨著大腦協調性的提高,不必要的思想減少了,凌亂的思想安靜下來,這使心智能量不會無謂地浪費。每一個思想的浮現,都帶有更多的能量,更具有清楚的方向和穩定的力度,從而促成有效率、果決的行動,迅速成就目標,為生命帶來圓滿。 

   科學研究顯示練習超覺靜坐,使人的記憶力增加、注意力更集中、理解力和創造力都有更好的表現。 

   這就是體驗「超覺」對日常生活的好處。「超覺」的領域是思想的源頭。每個人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思想掠過腦際,每個思想都含有智慧和能量。智慧賦與內容,能量促成行動。思想的源頭正是無限智慧與能量的寶庫。根據創始人瑪赫西老師和現代量子物理學家的共同研究指出,創造界的「統一場」,由一衍生二(力場和物質場;四個基本力場:強力、弱力、電磁力、引力;四個基本物質場:上旋子、下旋子、荷電輕子、中微子)在彼此交互作用下,逐步構成核子、原子、分子和物質。「統一場」是掌理創造界從精微至粗顯層面的諸自然律的源頭,它是一切智慧,能量與秩序的寶庫。 

   個人在超覺靜坐中所體驗到的寧靜清醒正是這自然律的「統一場」。隨著這種體驗,更大的秩序性、組織能力、創造力和動力展現在我們的思想、行動和生理中。生命自動自發朝進化性的方向擴展。

超覺靜坐--不可思議的能量治療 

    隨著現代生活步調的緊張,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成為現代社會的首號殺手。現代醫學雖然發達但多半有很大的副作用,成本又高。因此,非藥物的治療法受到國內和國際衛生當局所廣泛推薦。過去 25 年來的科學研究顯示,超覺靜坐技術能降低高血壓,減少良性、惡性瘤的發生率,有效預防心臟病突發、中風和死亡。 

   根據 1987年第 49期《美國心因醫學月刊》所發表,針對 2000 名練習超覺靜坐(簡稱 TM)的朋友作五年的追蹤調查指出,TM者因各種( 17 類)疾病而門診或住院的比率,比沒有練習 TM 的人顯著減少很多:心血管疾病減少了 87%,良性惡性瘤減少了 55%,骨骼關節問題減少了 67%,呼吸系統問題減少了 73%,消化系統問題減少53%。40歲以上者,手術率減少了76%,住院問題減少了69%,門診次數減少了 74%。此外,最近在美國瑪赫西大學和美國加州奧克蘭健康中心針對 111 名年老的高血壓患者所作的研究指出,練習超覺靜坐的朋友在三個月中,收縮壓平均降低 11點,舒張壓降低 6點。超覺靜坐降低高血壓的效果是肌肉放鬆法和其他禪坐的  23 倍,其效用和現代醫學的藥物平分秋色,但沒有副作用,長期看來,成本大為降低。 

   超覺靜坐所提供的深度休息是一般睡眠的兩倍(美國《心理學雜誌》,1971 )。這種深度休息,溶解了身心根深蒂固的疲勞和緊張(乳酸鹽、膽固醇、尿酸等),使生理上智慧的流動暢通無阻。在練習超覺靜坐當中,個人的覺知寧定下來,經驗到一種獨特的休息而機敏的狀態,當身體極度放鬆時,心智超越一切心智活動,體驗到最簡單的覺知形式。醫學家們稱之為「第四種意識」狀態--超覺。此時意識開啟朝向自身。這是人類生理的基礎層面,也是物理學最新發現的自然律統一場。從這個層面上活化身體內在的智慧,便能重建生理系統之間的平衡。這是超越化學分子、原子層面的治療法。故稱為量子治療,啟動人體內在巨大的治療能量,來創造生命的完美健康。 

   在練習超覺靜坐當中,腦波的研究發現,大腦呈現整合協調的運作,前後左右大腦同步呈現3\波。恆常練習  TM 者,更能在日常活動中保持這種狀態,其強度與日俱增。 腦波的協調與記憶力、創造力和學習能力都有很密切的關係(《腦波與臨床神經心理 月刊》, 1973)。練習 TM 者在這些能力上的表現,都是逐年顯著增加。 此外,練習超覺靜坐者的生理年齡(聽力、視力、記憶力、反應速度和內臟機能等) 比實際年齡年輕  5-12歲(《國際神經科學月刊》,1982, 16:53-58)。 

逆轉老化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有力的新證據,證明一種古老的靜坐練習可以減少動脈硬化症,並減緩老化的過程。發表在心因醫學雜誌最新期刊(1998 1 12 日)上的一篇研究指出,練習超覺靜坐技術的老年人具有顯著較低的血脂過氧化氫。 

   早先的研究指出,高度的血脂過氧化氫是形成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它和老化過程有直接的關係。本研究的重點則是在於超覺靜坐(TM)和降低氧化壓力(自由基活動)之間的關係。 

   本實驗共有來自美國同一城市平均 67歲的 41名老年受試者,其中18名長期練習超覺靜坐(平均練習了16.5年)。 

 另外 23名是控制組,沒有練習任何正式的壓力管理技術,二組人都是年齡相當,性別相同、教育程度和健康程度類似。 

 研究結果顯示,練習超覺靜坐的一組人,在血脂過氧化氫的程度 上,比對照組低 15%。兩組人在吸煙、脂肪攝取和維他命補充量上並無顯著差異。 

 羅伯納德醫生是本實驗的主要協調人,他也是美國愛荷華州瑪赫西管理大學健康與老化研究中心的主任,他說:「這些發現指出,透過超覺靜坐技術,我們可以降低動脈硬化,並減緩老化過程,超覺靜坐顯然對神經生理的功能具有平衡的效果。」實驗資料強調意識發展對生理狀態具有正面的重大影響,諸如血脂過氧化氫等。「超覺靜坐課程顯然引發一個內在的機制來活化身體的內在智慧,使身體自我修復並預防疾病和老化。」納德博士說。 

   過去十年,美國衛生署總共揆了五百萬美元的獎金給瑪赫西管理大學的健康老化研究中心,來研究超覺靜坐課程對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 

   過去幾年來,美國心臟病協會「高血壓月刊」共發表32篇研究報告,指出超覺靜坐課程降低高血壓的效果和西藥抗高血壓劑平分秋色,卻不見副作用。除此之外,在「美國心臟病學月刊」所發表的一項研究( 1996 4月)中指出,超覺靜坐技術能提高冠狀動脈疾症病人的運動 承受量和工作負荷量。 

  • 可參考心理學課本第五章第五節 p.204

四、結論

創造力存在於每一個人。它並非存在於社會中、學校裡、政治制度或商場…….,而是存在於你和我。每個人都具有創造的潛能,但是我們若不適當地滋潤及練習我們的創造力,它將失去活力與敏捷性。畢竟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創造力的人,是一件終身追求的事。想要更具創造力,只需稍加努力,培養信心,做些練習,或更加留心地尋找問題以及不同的解決方法,則我們每個人皆可發展創造的潛能。

要更富有創造力,必須要能夠考慮新的可能性、不同的構想,以及不同的問題解決方式。當我們覺得某種新穎的想法是對的,那麼就去做吧,不必再保有那些無用、單調和猶豫的老習慣。

培養創造力的方法很多,譬如變化我們週遭的環境、事物、閱讀材料、嗜好、運動、行為、習慣……等等,就像是變換工作地點與性質、經常在不同的餐館吃飯、多認識不同背景的朋友、閱讀不常接觸的書籍報紙或雜誌、嘗試新的嗜好和運動、改變長久以來的習慣…...甚至是幫助別人使其更具創造力。無論是用新奇或平淡的方法來培養創造力,皆可收到效果,使你有新鮮感、朝氣和活力。

社會的改變是必要而且必需的,而創造力不能與現實社會脫節,但它也不是只應用於緊急情況。事實上,創造力是一項工具,透過它,我們可以有信心地說:「我是有用的人」,「我覺得有對社會貢獻的需要」,「將來的生活渴望比現在更好。」應用創造力可以克服商業上、政治上、藝術上和個人生活中所面臨的具體問題。為了不使人類只是一味地去適應改變,具有創造力的我們,必須控制及引導改變,使其對人類的福祉有所裨益。

獲得創造力的機會其實很多,全靠自己去發掘與培養。創造力並非是一種「全有或全無」的狀態,只需花點心思去認識它,你就擁有了它。

  • 參考書目:

西

M i c h a e l G e l b

D r . R o b e r t O l s o n

C a r o l K i n s e y G o m a n

:麥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年12月12日星期二 上午  10:12

 

 

 

30雜誌2006-12-05 瞿欣怡

      

職場不是人生的牢籠,我們日復一日工作,並不是為了要把自己關進一個安全、溫飽的籠子裡。
但千萬也別把熱情想得太輕易美好,因為,熱情畢竟只是探索職場人生的起點而已,過程還充滿著各種試煉。

這世界沒有什麼比在空中看到夜幕低垂更美妙了,就算最後摔得粉身碎骨都值得。」《小王子》的作者聖休柏里這樣描述自己對飛行的著迷。1943年,聖休柏里從北非飛往法國海岸的途中失蹤了;60年後,法國文化部水底考古小組才在海底發現他飛機的遺骸。人們既驚訝,又失落,寧可相信他是飛到夢想中的星球去玩耍了,這樣聖休柏里追求夢想的熱情才能持續在人們心中燃燒。
所幸,60年來,聖休柏里依然透過他的著作,鼓舞著無數追求夢想的人心。他的朋友形容:「他以園丁等待春天的心情翹望黎明降臨;他以嚮望應許之地的心情期待停泊的航站。對他來說,真理就掛在星際。」聖休柏里是幸運的,他找到死也甘願的熱情所在。

職場困頓者必須像武士屠龍,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得到真正救贖。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聖休柏里一樣,可以找到足以燃燒生命熱情的星星;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可能連屬於自己的星星都不曾發現吧,更遑論那股點燃摘星的勇氣和熱情。
一早起床想到工作,心情就沉入幽暗中;看到辦公室堆積如山的待辦事項,簡直像要被活埋般地呼吸困難;熬到午餐時間,同事聚在一起盡是抱怨;下午了,不停盯著電腦右
下角的時間瞧;還來不及揹起包包逃離辦公室,又被老闆抓住要加班。這時候心裡只能升起一股怨念︰「這不是我要的生活!這不是我要的工作!」
運氣好的話,我們會有些機會在不同領域裡飄來盪去,換過一個又一個自以為是的「熱情」,然後才嘆口氣承認︰「這些都不是我要的。」
但「熱情」是無法逃避的,職場困頓者必須像電玩裡的屠龍武士,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得到真正救贖。但不探索熱情的人,縱使遵循一流的管理教材指示,好不容易爬上事業的頂峰,最後卻發現,龍殺了,打開高塔救出來的不是公主,而是一頭更大的惡龍!

熱情會隨著年歲長大,時時在你心中召喚,讓你吃不下、睡不著。
美國成功學奠基者奧里森‧馬登說︰「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所處的位置,而是我們要去的方向。」這個目標,也就是我們熱情的所在;找不到目標時,我們就要不斷自問︰「我還想從生命中獲得什麼?」「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意義與責任為何?」要不就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我做這件事情快不快樂?」
因為,熱情是如此細微,就像卡在心頭上的小石子,讓我們在日常生活裡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漸漸地,它會隨著年歲越長越大,時時在你心中召喚,讓你吃不下、睡不著。但當你想聽從它的召喚時,卻還是忍不住質疑︰「這真是我自己的聲音?還是雜音?」
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先找到最『痛』的點,克服後,才是真正累積的開始。」偉林國際顧問管理公司執行長李瑋說︰「不要沒有方向,要抽絲剝繭找出最寶貴的東西,或者用刪去法,最後留下的才是熱情。」
傾聽內心的聲音當然十分重要,但如果能有外在助力的加持,那夢想的路走起來必然會更加順遂。甲骨文人力資源部協理彭雪紅建議︰「找到一個引導你的人很重要,他可能是協助你的人,也可能是你可以學習的對象。」
人生短暫、不能等待、實現理想、無可取代。」
不過,千萬別把熱情想得太輕易美好,因為,熱情畢竟只是職場人生探索的起點而已,過程還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試煉。
你敢不敢冒險?職場不是人生的牢籠,我們日復一日的工作,並不是為了要把自己關進一個安全、溫飽的籠子裡。飛行探險家林白說︰「我喜愛飛行是因為愛探險、愛風、愛高度、愛雙翼,不是因為飛行安全。」試著誠實地問自己:「我為我的夢想犧牲了什麼?付出了什麼?」
26歲的葉秉倫放棄律師百萬年薪,甘願在慈濟做月薪2萬多元職員,但他卻覺得生命終於有價值了,他一直記得證嚴法師對他說的︰「到慈濟也是做事啊,你要時時堅持自己。」
中文系畢業的王品牛排創辦人戴勝益,從製帽的家族企業出走,揚棄他所學與所長的環境,投入陌生卻充滿熱情與理想的餐飲業。開店之初,他向人借貸,每個月光利息就要償還100萬元以上;10年後,他每年創造17億7千萬元的營收,而陪他一路走過來的人生座右銘就是:「人生短暫、不能等待、實現理想、無可取代。」

你吃苦當吃補?我們有勇氣捨棄溫飽的牢籠,並不表示就能摘到夢想的星星,因為離開只是夢想的起點,而過程的歷練才是真正的考驗。就像古代出埃及的以色列人,還要遭受種種的考驗,才能到達應許之地。
放棄教職投入新聞工作的三立電視台當家主播陳雅琳,轉行之初,經歷過被所有電視台記者集體抵制的窘境,但被李濤戲稱為「新聞阿信」的陳雅琳,卻完全不以為苦,把所有辛苦都視為挑戰。
原本是社會運動青年的賴青松,為了追求環保的熱情,加入主婦聯盟之後,一肩挑起採購兼司機的工作。升上副總經理後,賴青松退居宜蘭成立「榖東俱樂部」,親自耕作五甲三分水稻田,用古傳農法來延續熱情的他,竟然走出自己的路。

真正的熱情得以讓我們在看似絕望中,保持最後的希望。
你追求完美?專業令人稱職,但唯有熱情讓人傑出。我們必須時時自問:「我們是在應付工作,還是在盡其所能地追求完美?」對講究團隊力的30世代而言,專業塑造職業團隊,而只有熱情才能打造夢幻團隊。
已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常用一個小故事激勵自己:古希臘著名雕刻家菲迪亞斯雕刻在雅典娜神廟上的雕像,兩千四百年後,這些雕像依舊昂立於神廟屋脊上,被推崇為西方最偉大的雕塑作品;但當時雅典市政府卻不願支付全額,理由是那些雕像位在雅典最高點,除了正面,根本什麼都看不到。菲迪亞斯卻說︰「你錯了,上帝看得到。」
你能不能承受挫折?挫敗是試煉熱情的最終魔鬼。很多人幸運地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也樂於承擔辛苦,更有不計代價追求完美的決心,然而卻逃不過挫敗的魔咒。職場人生並不能盡如人意,但真正的熱情得以讓我們在看似絕望中,保持最後的希望。
得過多項國際設計金獎的謝榮雅,在最榮耀的一刻,發現得獎除了榮譽外,其他什麼都沒有改變,他跌進人生最大的低潮,質疑自己最初的理想,連合夥人都在此時放棄。謝榮雅不斷追問自己︰「我對設計還有熱情嗎?」最後,他不只更堅定自己的信念,還勇敢地跨出一大步重整公司。謝榮雅堅定地說︰「不能通過挫折的熱情,是沒有價值的熱情!」

熱情的追尋是一種承諾,通過現實的試煉,才不會淪為熱情的流浪漢。
熱情是不能用「利弊得失」算計出來的,在探索熱情的路上,我們要相信直覺,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認清,熱情追尋的過程是一種試煉,如果我們沒有毅力和對熱情的承諾,那我們將不可能成為最終的追尋者,而只會淪為「三分鐘熱度」的流浪漢。
當我們面對困頓生活而不知所措時,也就是該出發尋找熱情的時刻。唯一讓自己心甘情願接受磨難而發光發熱的,只有熱情,那一點點的不同,足以讓世界改變。要記得,職場不應該是人生的牢籠,找到自己的「熱情原點」永遠不遲;否則,沒有熱情的人生,究竟為何而戰?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寄件日期: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 上午  11:59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如果對比東西方對「畢業」一詞的用語,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所稱的「畢業」一詞,含有結束的意思,意謂著結束了一段學習過程。

 

英文畢業典禮叫做Commencement,則是「開始」的意思,意謂著即將展開新的人生。

 

我很喜歡後者積極進取的意謂,事實也是如此,表面上各位結束了人生很重要的一個學習階段,但實際上,各位正站在一個關鍵的起始點。一個真正獨立的人生,即將在眼前展開。

 

可以想像,在這個邁向獨立的時刻,很多同學都會有一種面對不確定未來的戒慎甚至惶惑。要繼續升學? 找工作?找不找得到工作? 按照常理,我應該針對同學的心情,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大家如何規畫畢業後的職場或留學生涯、加強自己的專業競爭力,諸如此類比較實用的觀念。

 

但轉念又想,這些問題雖然重要,卻非核心。而所謂的核心問題應是認識人生,並認識自己應該追求的人生。因此,我選擇了「挫折」與「正直」這兩個觀念來期勉大家。

 

第一個想和大家談的觀念是:「挫折,是人生最大的資產與禮物。」大家或許會覺得,不是該談怎麼成功嗎? 怎麼先談挫折呢?這不是在唱衰大家嗎?

 

不對,這不是唱衰,這是最大的祝福,希望大家畢業之後,能夠先經歷一連串挫折,因為順境往往造就以後的逆境;只有逆境,才能激發自己的潛力,讓自己認清人生的真諦。

 

多年前,我認識了罹患進行式肌肉萎縮症的朱仲祥;自幼失去雙親照顧、醫生判定活不過二十歲的仲祥,身軀攣縮如同幼兒,喪失行走能力、心肺功能衰竭、呼吸困難,連寫字、按鍵盤都很困難。即使如此,每次看見他,卻總是保持著永遠的開朗,仲祥總是以熱愛生命的口吻說:「只要有呼吸,就有希望。」仲祥在二○○一年離開人世,即使陷入這麼困難的處境,挫折仍沒有打倒他,仲祥精彩、認真、盡力地充實了屬於他的三十七年的人生功課。類似的故事層出不窮。他們沒把上天加諸在身體上的障礙,當成自憐自艾的理由,而是調整自己,更平實地活出屬於自己的生活。

 

如果,這群勇士面對自身如此巨大的肢體障礙,都能無怨無悔地把每個挫折當成人生功課,用心看待,絕不放棄、退縮。那麼,我們這群手足俱健的人,又有什麼理由在逆境來時俯首稱臣,在挫折面前放棄自我呢?

 

某次,甲骨文的執行長艾力生(Larry Ellison)應邀到耶魯大學對一千名畢業生演講,他說:「今天我看著前面,並不是看到擁有光明前程的一千個希望,事實上我看到的是一千個失敗的人;我沒有看到一千個各行各業的領袖人物,我看到的是失敗的人。為什麼?因為我艾力生,世界第二有錢的人,是大學的退學生,而你們不是。」他接下來說:「比爾‧蓋茲(Bill Gates)是世界上至少目前為止還第一有錢的人,他也是個退學生,你們不是還有一個人叫做艾倫(Paul Allen),是比爾‧蓋茲的合夥人,他是世界第三有錢人,也是一個休學生,你們不是。」

 

從表面看,他在畢業典禮的場合講這樣的話似乎非常不適合。可是,各位用心去想,他的本意當然並非如此,他是要告訴我們,學校教育只是給我們一個基礎,我們要認識大學教育的侷限性。透過這段震撼有力的演講,不知道大家能否體會「挫折」往往代表生命的「轉折」,生命總會在特別的地方轉彎,今時今刻的不順遂,往往是為自己人生一份特別的體驗,乃至於未來的成功埋下伏筆。

 

我要舉的另一個例子,則是我自己的。兩年多前,我所服務的理律法律事務所經歷了嚴重打擊。一位資深員工捲走了客戶約三十億元的款項。面對這樣重大的打擊,最簡單的選擇,其實是倒閉。但我們想到,事務所裏有五百位同仁,理律是大家的經濟依靠。而且,我們也必須對客戶負責。我們就想,理律絕不能倒下。於是我們展開與客戶長達一個月的談判。這期間,幾度瀕臨談判破裂。代表理律和客戶談判賠償事宜的我,當時很能體會春秋時期伍子胥一夜白頭的心情。後來終於達成協議,除了分期償還客戶,更協議將一部分的賠償轉為公益用途,這個協議一出,報紙寫了一篇社論,讚譽理律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仍能想到對社會的公益責任。

 

兩年多過去,理律撐了過來,而且變得更堅強。

 

我常回頭去想這件事,漸漸發現,那件當時痛心至極的災難,對現在的自己來說,卻是人生最重要的禮物之一。透過那次事件,我有機會更深層地認識人性、反省自己,更深層地思考人生意義,經歷那樣的挫折,自己才發現許多不曾想過的盲點。

 

現在的我,反而很同情那位捲款潛逃的同事,他雖然得到三十億元,卻失去了自己。也許他能永遠逍遙法外,但終究得惶惶恐恐地過一輩子,良心的法庭已然審判了他。

 

說到這裏,我想告訴各位同學的是:包裹在挫折外表下的東西,往往是珍貴的成長禮物。每每看到社會新聞中,許多人因為一時的挫折,自暴自棄、頹廢迷思,甚至選擇結束生命,我都覺得很痛心,很多人只看到挫折的表象,就被擊倒了,也因此失去機會發覺挫折所代表的真正意義。

 

第二個想談的觀念則是,我們應當追求什麼樣的人生,我的答案很簡單:正直。法國大哲學家蒙田曾說:「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正正派派做好一個人;最艱難的學識,莫過於懂得自自然然過好這一生。」

 

在談這個觀念之前,首先,容我鄭重地代表我們這一個世代,向各位致歉。為什麼要致歉呢?容我流俗地以總統女婿趙建銘為例,其實,趙建銘犯的錯並不是特例,它反映社會各個層面價值偏差的總集。趙建銘,也不過就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為什麼會表現出令人無法想像的巨大貪念呢?我相信, 他曾經是一張白紙,而這張白紙並不是一天之內就變黑的,轉污的過程,是一連串、長時間的負面養成歷程。

 

首先,他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他的父母親並沒有善盡教導之責,但更令人沮喪的是,趙建銘出身於一個知識菁英的家庭,父親曾當過校長。但這位「一校之長」,卻和兒子一起捲涉進不堪聞問的貪瀆風暴中。這位校長,透過負面的身體實踐,等於自幼即灌輸子女以財富為唯一導向,而棄是非判斷於不顧的錯誤人生態度。更令人寒心的是,這樣的「教育」工作者,竟然曾是一位校長。它諷刺地示範了多麼巨大的荒謬。

 

其次,我們的學校教育也有問題。醫學院畢業的趙建銘,以結果論,在求學過程中,已可被歸類為「佼佼者」。但這位佼佼者的學業表現與人格表現,卻可以完全地分裂、對立開來。我們的教育體系,顯然只重視「專業的培養」,卻輕忽「人格的培養」,才會出現這種專業與人格分裂的矛盾現象。

 

其三,我們的社會教育也出了問題。趙建銘因為當了總統女婿,接近權力核心,立心已偏的他,加倍地容易受到權力的誘惑,是很容易理解的。但當他身邊的人,並沒有表現出與他不同的行為模式,甚至選擇與他同流合汙的時候,他更加沒有機會去檢驗自己行為的偏失。在媒體揭露的許多事證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巨大共犯體的形成,其中牽連了官員、企業主、醫界人士、律師等許許多多在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

 

這點點滴滴都顯示趙建銘之非,已非一人之非,而是環繞在他身邊所謂「上流階層」、「權力核心」的集體墮落

 

這一世代各位的年輕人,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正是處在和趙建銘相同的價值環境之中。沒有誠信的總統、接受不當利益的官員、以金錢疏通公務員的商人、對貪腐防杜消極失職的司法機關、以清流自居卻對貪腐噤聲不敢言的意見領袖..在這巨大的負面氛圍下,要維持「正直」的本心,可以想見,在思想與內心上,得面對多大的挑戰。

 

而這就是我認為我們這一世代,要向各位這一世代的年輕朋友道歉的緣故。我們這群自詡為「社會中堅」的群體,並沒有好好地捍衛正義與正直的社會價值,讓我們的下一代必須面對極大的誤導。就這一點來說,我只能說慚愧。

 

但另一方面,我要說的是,我們這一世代,也並不全都做了負面示範,還是有許多人,在他能力所及的人生範圍內,盡其本心地經營屬於他的正直人生。仍有不懼立委權威的海關官員、基層員警,忠於職務、堅守崗位;仍有一群新聞工作者,敢於對抗權威,揭發不法;仍有一群大學教授,走出了校園的象牙塔,持續不輟地為挽回社會良知發聲;仍有一群司法人員,敢於向諂媚權力者的風氣,嗆言怒語;仍有心繫弱勢,集資集力為社會付出的企業人士..換言之,這社會即使有負面的逆流在毀傷社會的正直善念,但正面的力量卻從不曾消退。套句李遠哲先生的名言:「向上提昇或向下沈淪」(雖然這句話現在顯得有點諷刺)。事實上,這個社會向上與向下的力量總是不斷地拉扯著,像是一場拔河賽,向哪一方靠攏,就看哪一方的力量比較大。換言之,不管是對各位或我們這一個世代來說,要成為什麼樣的力量,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選擇操之在己所差別者在於,我們這一世代選擇了哪一個陣營,多已既定。但各位年輕朋友卻還沒有做出選擇,或者精確地說,還來得及告訴自己、提醒自己,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這「開始」的第一步,是無比重要的,因為當你選擇正直的第一步,下一步的正直路就容易多了;但若大家選擇的是不正直的第一步,就很容易像趙建銘一樣,一步一步地錯下去,難以回頭。

 

伊凡.伊列區(Ivan Ilych)的故事,也提醒大家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那就是「慎始」。在電影「女人香」中,奧斯卡影帝艾爾.帕西諾(Al Pacino)飾演一位目盲的退伍軍官,他在片中慷慨地說道:「人生,會遇到無數的十字路口,每一次,我們都知道哪條路是正確的,但我們從不選它,因為我們知道,正確的路有多難走。」

 

以這句話來檢視伊凡.伊列區的人生,我相信,每次走到十字路口,他內心其實都知道哪一條路是正確的,只是他一再給自己藉口,放任自己選擇那條容易但不正確的路,於是愈走愈錯、愈走愈遠。這樣的情形,也一樣可以用來檢驗前面所提的趙建銘的例子。當面對不正當的利益誘惑,第一次他選擇臣服在利益之下而扭曲應有的正直堅持,第二次、第三次..漸漸地他就愈走愈遠,也錯得愈來愈離譜。各位同學雖然才剛離開校園,程度不同的,其實也已走過好些個十字路口,同學們也該自問:在自己成長與學習階段,走到了各個十字路口之前,做了什麼樣的選擇?趙建銘的例子,又帶給大家什麼警惕呢? 心態尤其是重要的,一旦各位在心態的十字路上錯了這一步,之後的人生路就很難期待了。漸漸地就會讓自己在每一個十字路口畏難擇易、棄正取邪,惶惑地虛擲人生,終至不返。對於這最基礎的價值建立,同學們尤其要戒慎恐懼。例如,當各位出社會工作時,如果服務的公司要求自己做假帳,就代表根本不值得為那間公司工作。雖然當下做出抗拒,會遭到很多的壓力與困難,但那些困難與壓力,將會引導你找到正當的人生方向、正當的工作。

 

最近,我收到一篇文章,是清華大學教授彭明輝先生寫的〈不後悔的人生〉。這篇文章引用了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Leo Tolstoy)寫的小說《伊凡‧伊列區之死》裏的情節。故事主角伊凡.伊列區直到「死前」,都可以算做「非常成功」,至少是那種他「自以為是」的成功。他做到令人欽羨的高等法院檢察長,有一個人人羨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聖彼得堡的上流階級和貴族。他聰明伶俐,善於討好長官,立志要在官場裏出人頭地。出身貧苦的他,平步青雲、財富迅速累積、好不威風得意。

 

然而,這個「成功」的故事卻急轉而下,某次他為了掛窗帘,竟從梯子上跌下,從此臥病不起。臥病後,他才發現,正如他以往從沒有關心過別人一樣,身邊竟然沒有一個人真正關心他。

 

醫師毫不在乎他的疼痛與憂慮,不把他當做一個有感覺、思想的人,只是機械化地以專業角度處理他的身體。這就像他在法院的一貫風格,只想從專業角度把所有案件冷漠而優雅地處理掉,冷漠到近乎無情與殘酷。

 

同事知道他遭難後只想打探他遺下的空缺會讓誰升任,像禿鷹一般貪婪地等待著從他的不幸中得到好處。而以前的他也是一隻一模一樣的禿鷹。

 

不甘於平凡的他,一生都在追求財富、名利以及與眾不同。但直到將死才發現,他從沒有得到過一件與人不同的東西,他從沒留下會讓人銘記在心的功勳,他一生的官運亨通、功成名就,都只不過是「庸俗至極」的集合。他很想從頭來過。但上天已不再給他第二次機會。

 

大家會不會擔心自己成為第二個、第三個伊凡‧伊列區呢? 當面臨到了和伊凡‧伊列區同樣的最後人生,我們是否能泰然地告訴自己,我對自己的人生無愧?我曾運用我所擁有的力量,造福過自己所處的社會、關心過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體諒過世界各個角落受苦受難的無助靈魂?

 

接著,我想以另一個人的例子與伊凡‧伊列區做比較,那就是紅十字之父,亨利‧杜南(Henry Dunant)先生,這位瑞士銀行家,當他路經蘇法利諾戰場,看到路上哀嚎垂死的士兵,他選擇留下來救傷援苦,這還不夠,他覺得自己一個人能力薄弱,遂開始奔走四方,呼籲成立中立的救援組織,而為了獻身於這樣的大愛,他的銀行事業從此一蹶不振,從此落魄潦倒。可是,也因為他的努力卻使得至今傳承逾百年、濟扶無數苦難靈魂的紅十字會,就此誕生。

 

亨利‧杜南剛好和伊凡‧伊列區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當面臨到人生的盡頭時,表面上功成名就的伊凡‧伊列區,實際上一無所有;表面上一無所有的亨利‧杜南,他的身影卻永永遠遠地留在世人的心中。

 

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伊凡‧伊列區,也可以是亨利‧杜南。我們選擇當誰呢? 要選擇什麼樣的人生觀,我們的人生才可以無悔呢?我很希望各位同學能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最後,對於這封信,我抱著很深很深的期待。經常在報紙論壇投書的我,其實心中也有很大的挫折、很深的虧欠。相對於像白紙一般的你們,許多現在正掌握著權力,擔當社會中堅的上一代,是應該感到羞愧的。特別是政治人物,他們一直在做著許多令人痛心、不可思議的負面示範,扭曲了人性、扭曲了正直。經常對這些掌權者針砭疾呼的我,突然間非常地感慨,我想,他們的性格已經固化了吧,這許多的呼籲,都只能算是狗吠火車。

 

這時我想,與其期待這些固化的人改變,也許更該期待還處在液化階段的各位,謹慎地抉擇人生、對待人生吧,這是我寫這封信的心情。

 

孔子曾說:「德不孤,必有鄰」,在我的人生之路上,所見過真正成功的人士,他們最大的資產就是正直的性格。因為正直,所以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因為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才能擁有更多的機會。

 

所以,我最後要再重複一遍,當一個正直的人,是一切成功的源頭。能接受挫折的洗禮,才能真正地贏得人生。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會長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5月18日星期五 上午  8:32

 

 

古今多少情

人間多少愛

 

可載舟 亦可覆舟

善待之 也珍惜之

 

親人(父母/手足/夫妻/子女/親戚...)之情

愛人(異性/同性/雙性)之情

朋友(同學/同事/社團/公司/組織...)之情

寵物(狗/貓/馬/鳥/魚...)之情

自然(山/海/森林/草原...)之情

生活(工作/責任/關懷/互助/合作/學習/生死...)之情

藝術(音樂/繪畫/舞蹈/戲劇/歌唱/電影...)之情

信仰(宗教/愛/慈悲/正義/和平...)之情

.................................(沒想到一生情愛這麼多吧)

 

情愛

如原火 廣闊燎原 如毒藥 頃刻斃命

如願時 激發昂揚 受挫時 轉化昇華(告訴自己要這麼做)

一切情感經驗 皆可是生命最好也最大的動力

 

還是說 一次一次說 對情愛 進退時 善待之 也珍惜之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5月31日星期四 上午  9:25

 

 

光想 不做 沒有用

光做 不想 徒勞功

 

肯想 肯做 最好辦

不想 不做 白過日

 

想對 做對 勤奮先

想錯 做錯 竅門錯

 

肯想 都會有幫助

不想 常常會重來

肯做 都會有收穫

不做 一切都是空

 

肯想 肯做 恰恰好

一切 來自 閱歷深

 

想 要能博大要能深

做 不計大小或貴賤

 

想對 贏過想太多

做對 勝過做太多

 

想了再想 會精準

做了再做 終有成

想了再做 少失誤

做了再想 多進步

 

人生 要能知 要能行

 

知得對 行得對 人生也就對

知得正 行得正 人生也就正

知得寬 行得寬 人生也就寬

知得愛 行得愛 人生也就愛

知得深 行得廣 人生也就豐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1月19日星期五 上午  9:05

 

你猜到是什麼遊戲了嗎?

沒錯,就是男女之間的"遊戲".

 

自古多情空餘恨,

情到深處無怨尤,

化作春泥更護花,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再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自古以來,寫不完的話題.

 

上帝創造了人,

同時給予男人女人一些共同的因子,卻又各自添加了不同的元素,

所以就製造了各式各樣無數個精采,纏綿,濃郁,缱綣,歡喜,思念,悵然,怨恨,默情,單戀,痴心....的故事.

 

(相信妳一定也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是吧!)

 

愛是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

情是一種無限深厚的活水.

 

有時清楚緣由,有時沒有道理;

有時細水長流,有時來去匆匆.

有時無怨無由,有時痛不欲生.

 

但無論如何千變萬化,愛恨情仇,

請永遠記得它會讓你長大成熟,決不要因為什而失去愛的能力,愛的付出,

寧願寧願愛得比別人深,付出得比別人多,

那永遠永遠都會是值得的.

是吧!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4月16日星期一 上午  9:40

 

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雲南納西族東巴文

 

工作

就是要全力以赴 不斷學習與歷練

 

生活

就是要樂觀看事 充滿探索與變化

 

想知道職場的對應嗎

妳/你一定要看

最近商業週刊何飛鵬先生出的一本書---自慢

 

自慢(源自日語)

指的是一個人最拿手的事或物

 

它是一輩子的承諾與永遠的追逐

它是追根究底的研究 學習與永不停止的反覆練習

它是拿手絕活之外有一點野人獻曝的謙卑

 

加油........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4月24日星期二 上午  11:47

 

單純的人

小孩的人

愛人的人

學習的人

專注的人

用心的人

愛笑的人

隨性的人

堅強的人

寬容的人

專業的人

有朋友的人

有目標的人

有信仰的人

有自信的人

會表達的人

會溝通的人

有意志的人

不害人的人

不氣餒的人

不計較的人

負責任的人

認真工作的人

喜歡運動的人

有行動力的人

會吃會睡的人

了解自己的人

忠於感覺的人

享受孤獨的人

心想事成的人

愛幫助別人的人

有個人興趣的人(音樂 閱讀 歌唱 園藝 賞鳥 畫畫 跑步 養寵物 練氣功 ....)

喜歡大自然的人

會安排生活的人

喜歡到處旅行的人

.................

有那麼多種人 總可以做上幾個 是吧

做越多 越快樂 是吧

人生也就快樂 是吧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