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2日星期五 上午  9:05

 

【陳紅旭】
  「要長命,三分病;要不老,七分飽」。詩人周夢蝶說出他對 健康 的看法,在路上看到周夢蝶,不論春夏秋冬,他永遠是一襲長袍,一頂呢帽,一個單肩背的大包包,一把傘如影隨形,幾十年如一日,大包包內一定有書報雜誌。
  今年87歲的周夢蝶,拔掉第三顆蛀牙時大約是60歲吧,至今他沒有一顆假牙,什麼都能吃;身形單薄,步伐輕盈而緩,一點不老態龍鐘。他從來不急,總是慢步而行,與人有約一定比約定時間早些到。前些日子為了參加好友尉天聰的新書發表會,他可以靜靜的坐在咖啡廳的一角,連續坐7個小時直到把書看完,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集中力和毅力。周夢蝶的視力非常好,連小螞蟻字都看得見,手完全不抖,他習慣以小楷書寫文書稿件,文字娟秀有力,文友皆知。
  不喜享福 不放縱自己
  和他閒聊那天,有點冷,周夢蝶穿得有點單薄,他笑說喜歡穿得不夠,保持一點冷的感覺,也就是說他不喜歡太享受,因為覺得自己「福薄」。
  說著說著,早餐來了,是清粥小菜,只見周夢蝶端起一大碗粥,唏哩呼嚕一口氣喝完,在旁的我直說「小心,不要燙到!」他全然不理,無視其他的配菜,再續一大碗粥,同樣喝到一半才真的停下來,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曾懷疑上輩子是和尚,不然為何如此愛喝粥!」他說曾有一年的時間,只有喝稀飯,沒有任何配料,早習以為常。「有時在家做稀飯,粥是喝完了,花生米沒動一粒!」問他要不要再一碗,他回答:「二碗夠了,今天已經過量了。」他一直很節制,不懂得放縱自己。
  有關 養生 ,他的觀念「身心都一樣,『受用』最重要。」即可以得到益處。以身心而言,飲食起居只反應外觀,佔比較少,而內心的佔比至少佔七成。
  周夢蝶以自己為例,內心的 健康 來自性情的陶冶,從小背《四書五經》長大,直到現在《四書》仍可以由第一句背到最後一句,如此訓練,讓他「敏於感受」,至今記憶力仍非常好。
  幼時尊儒 長後崇尚釋與道
  因為《四書》談的都是道理,特別是其中「安貧」「樂道」的儒教觀,給他很多人生的啟發,小時候先入為主的觀念己經生根,雖窮而並不以為苦,物慾不高。《四書》中教人「禮教」與「詩教」。禮教,教人做人要守本分,遵守社會法則及倫理法則,從懂而重視而遵守社會規範及倫理法則,則做人可立於不敗之地。而詩教則是培養想像力,由知物惜物中培養民胞物與的情操,懂了人與萬物同根生的道理。年紀稍長,周夢蝶自認則較受老莊影響,有天真浪漫的想法,而行徑則一本儒家 精神,中規中矩。心境平靜,也是周夢蝶以為 養生 的心法。
  特別是50歲以後接觸佛法,感覺更是受用無窮,因為佛法不避談結果,講究表裏如一,尤其佛法中對
人為何富貴貧賤,健康或不健康,快樂或痛苦,一切「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知道原因,則可以不怨天,不尤人,心安理得,海闊天空。
  當然周夢蝶也重視身體的 保養 ,有時一天三餐一倒,三餐二倒,三餐三倒,意即如果沒事,三餐飯後他都會稍事休息,如果有文字債要還,火燒眉頭,至少三餐一倒。值得一提的是,周夢蝶的睡眠品質非常好,也常常做愉快的夢,每當夢得很甜,眼睛一亮即忘,他很高興近兩年做的都是好夢,他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俯仰無愧,自然都是好夢
  動靜一如 身心平衡
  為此,周夢蝶曾發願,希望修心修到眼睛一亮而仍記得夢境,想達如此境界需要靠「修定」。佛家有語「戒定慧」,當修心修到心境永遠不變,不受外界干擾時,則夢境可以保存。周夢蝶說有「道行」的人可以分為幾階段,分別是「動靜一如」、「醒夢一如」、「生死一如」。周夢蝶自嘲目前連「動靜一如」都做不到。
  說到此,周夢蝶說有好消息可以分享。最近他即使在晚上7點左右喝咖啡,也可以睡得很好;以前如果下午喝咖啡,晚上恐有睡不著的困擾,但現在不會了,表示身體的抵抗力變好了。他覺得一個人如果健康良好,應不受飲食的影響,沒有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或是吃了什麼會睡不著的問題。
  換句話說,周夢蝶非常重視健康,一旦生理上出現任何狀況,他總是由內心反省為何有此癥狀出現,而可以對症下藥,他像是自己的半個 醫生 般,隨時檢視自己的身心,盡量維持在平衡的狀態。
  隨口問周夢蝶上次感冒是什麼時候,記憶力超好的他卻說「真的想不起來」,可見是非常久沒有感冒了。即使感冒,他從來不看 醫生 ,只有多喝水、多睡覺而已。有時有點「漠視」疾病也是好的,一心寬,疾病也拿他沒轍。好像是的,他說:「你不怕感冒,感冒就怕你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my19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